底部填充胶技术解析:如何选择适合的电子封装材料?
底部填充胶的核心作用
底部填充胶(Underfill)是一种用于加固BGA(球栅阵列)、CSP(芯片级封装)等微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。它填充芯片与PCB之间的空隙,固化后形成保护层,有效分散机械应力,防止焊点因热胀冷缩或外力冲击而失效。
底部填充胶的主要类型
- 毛细型底部填充胶(CUF):利用毛细作用自动流入芯片底部,适用于高精度封装。
- 非流动型底部填充胶(NCF):预先涂布在焊球上,加热后固化,适合高速生产。
- 模塑底部填充胶(MUF):结合封装工艺,适用于先进封装技术如Fan-Out和3D IC。
纳美仕底部填充胶的技术优势
**纳美仕(Namis)**作为行业领先品牌,提供高性能底部填充胶解决方案,具备以下特点:
- 低粘度高流动性:确保快速、均匀填充,减少空洞风险。
- 优异的热机械性能:低CTE(热膨胀系数),匹配芯片与基板材料,减少热应力。
- 快速固化:支持UV预固化或热固化,提升生产效率。
- 高可靠性:通过JEDEC、AEC-Q100等严苛测试,适用于汽车电子、5G通信等高要求领域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底部填充胶?
- 应用场景: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或工业设备对材料的要求不同。
- 固化方式:UV/热双固化适合精密封装,纯热固化适用于大批量生产。
- 机械性能:高跌落测试要求的设备(如手机)需选择高韧性胶水。
- 环保合规:符合RoHS、无卤素等环保标准,满足出口需求。
未来发展趋势
随着芯片封装技术向更小尺寸、更高集成度发展,底部填充胶的研发方向包括:
- 更高导热性能:适应高功率芯片散热需求。
- 更低的固化温度:减少对敏感元件的热损伤。
- 自动化点胶优化:配合智能制造,提升封装效率。
纳美仕持续创新,提供高性能底部填充胶,助力电子行业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寿命。